句子
造句
名言警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作文
作文
段落
-
清官他,是一个清官,管理一个极其偏僻,不大不小的镇子。 由于一年的大旱,老百姓没粮,没钱,饥苦难熬。他急忙向皇帝要拨款治理小镇。由于地位太低,地方极其偏僻,皇帝没多搭理。 他急,急得睡不上觉。 突然,在第二天晚上,一群强盗举着火把如天神鬼魅一般出现在镇里,把每一家洗劫了一遍,原来困苦的老百姓更苦了。可是六年级 700字 叙事
-
清官贪官历数清代帝王,乾隆的事迹最风流有趣,而在他手手,有一清一贪。清者及是大学士纪晓岚是也,他虽列为大清第一凡流才子,但却品行端正,一生无不当之处,志洁行廉,两袖清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虽说有些小毛病,有点好色,有点好抽烟,但决不误大事。俗话说的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吗!另一位贪官同样不拘小节,不过是在初三 400字 议论文
-
清官贪官历数清代帝王,乾隆的事迹最风流有趣,而在他手手,有一清一贪。清者及是大学士纪晓岚是也,他虽列为大清第一凡流才子,但却品行端正,一生无不当之处,志洁行廉,两袖清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虽说有些小毛病,有点好色,有点好抽烟,但决不误大事。俗话说的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吗!另一位贪官同样不拘小节,不过是在初三 450字 书信
-
清官颂柳宗元曾说: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周敦颐也曾经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廉洁,自古以来就是做好官的标志。中国历代就有许多这样的的好官。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就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他六十岁寿辰那年,当地许多人都送来了厚礼连皇上也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可于谦却一一回绝了他们的礼物。还有宋朝的包拯。当时700字
-
当个清官郁闷啊!为什么想做个“清官”怎么这么难?什么?看不懂?别急嘛,且听我慢慢道来。话说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中午。老师出去开会了。留给了我和副班长一个任务:把中午不好好学习的人记下来。老师一走,班里立刻炸开了锅。有的说话,有的讨论作业。更有甚者,居然满教室跑!我当然不能袖手旁观,掏出笔纸记了起来。可是那些同学四年级 450字 叙事
-
清官的贪在情感上,清官越多越好;在现实中,清官越多越遭。对于后世,贪官还有惩戒性可说,而贪官就没什么示范性可言。清官的清,需要更多贪官的浊来衬托。清官主要不是解决问题的,而是让问题最大程度地暴露,最终激化矛盾。清官的影响力有多大,在他周围积聚的风暴就有多强,对社会的破坏力就有多猛。高一 1200字以上
-
“贪官”与“清官”下午,我去学毛笔字,老师让我写当官的官字,我写完一张,老师说:“让我来看看你写的是清官还是贪官。”我很诧异,老师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看完说我写的是清官。我不明白老师的意思。下课回家,我问妈妈什么是贪官,什么是清官。妈妈说:“贪官贪得无厌,贪污很多钱,吃得胖胖的,清官两袖清风,吃得瘦瘦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说的清官是把“官”字写得瘦小,而写得粗大是贪官。老师很风趣啊!二年级 150字 叙事
-
清官可是依旧那么黑夜,依旧那么静,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天,终于他发现了,急忙向皇帝报告。皇帝很重视,拨了一大笔钱给了他,那群强盗消失了,消失得像没来过一样。等到钱快用完了,那群强盗又出现了。像上次一样,无恶不作。他又向皇帝报告,皇帝又拨了一笔钱给他。就这样反复出现强盗,反复报告,反复拨钱,皇帝不耐烦了,命大将去消灭强盗。 大将十分高兴,因为他与他是好友,所以,他没有在他去之前告诉清官。当天夜晚,那群强盗又出现了。大将低喝一声:“上!”禁卫军一拥而上,在火光中,头目喊了一声:“停。”说罢,大将摘下了他遮住脸的黑布,是他!是清官,老友一下呆住了。六年级 700字 叙事
-
小弟毛毛淡淡的眉毛下面,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脸蛋圆圆的,他就是我八岁的小弟毛毛。毛毛长得肥头大耳,别人常说他是块当官的料,因此,毛毛从小便立下雄心大志:长大后要当官。有一次,我问他:“你是当清官还是当贪官?”他眯了眯眼睛,问:“清官是什么东西,贪官又是什么玩意?”我说:“贪官很有钱------“没等我说完,小弟便歪着脑袋笑着说:“我当贪官!”我又说;“贪官可没有什么好结果,是要枪毙的!可清官又没有钱。”小弟这下为难了,用嘴吮着手指自言自语:“清官没钱用,贪官要枪毙,我当什么官呢?”我们都在等他回答,一会儿,他想好了,高兴地说:“我清官贪官都不当,我要当既有钱又不枪毙的官!”咳!小小年纪就知道钱好,大概他只知道钱能买零食吃吧!听了他的话,大家捧腹大笑。我又说:“毛毛,以后当官就要当为人民服务的清官,我们家族可不允许有贪官啊!”听了我的话,或许他并不太懂,可他仍一个劲地点头。初一 400字 写人
-
《鉴史问廉》第三集清官之风跨越历史的长河,在数千年的时空中,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龙等著名清官,在他们的传奇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人绵延数千年“青天情节”。《清官之念》将通过对这些历史上著名清官及他们背后的故事的探究,解读中国人千年“清官情结”背后的历史文化密码,那就是对公平正义和政治清廉的不懈追求。1200字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