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造句
语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
2.
作文
段落
-
今年的端午插完艾草,外婆进屋拿了几个粽子给我们吃,自己拿着个盆子不知在忙活着什么。我刚想一瞅究竟,外婆神秘地一笑,“待会儿你就知道喽!去吃粽子吧!”我无奈,只好忍住好奇心耐心等待。等了一会儿,外婆端着一盆黄色的液体走了出来,我们围了上去。表姐大叫:“奶奶,这是雄黄酒吧?”“雄黄酒?”我疑惑着。外婆放下盆子,用一把小扫帚点了点雄黄酒,甩在外墙上,“雄黄酒是用雄黄,淘米水,酒再加上捣碎的大蒜做成的。像我这样,用扫帚沾一点洒在屋外的墙上,可以防止虫蚁蛇爬进屋内!”外婆跟我们说到。表弟开口说:“奶奶,这不是要喝吗?”外婆摇摇头:“不能喝!以前古代人是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不过,这以后就不喝了!现在有专家说啊,这雄黄酒有毒,喝不得!喝这个,就等于是吃砒霜咧!”外婆边洒边说。我们三个人恍然大悟,看着外婆洒得那么起劲,,我们也忍不住上前帮忙了。后来,外婆抹了些雄黄酒洒在我们鼻子和耳朵上,哇,有股怪怪的味道,真不好闻!初二 650字 叙事
-
山西端午节的习俗饮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中药典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杀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亦为药材,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并具芳香气味,可做香料。在端午节以前,民间要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曝晒在太阳下面,以备节日饮用。山西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的谚语。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脐等处。历代相传,说是可以辟瘟和驱除蛇、蝎、蜈蚣、蚰蜒等五毒虫害。450字
-
包粽子启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为上书楚怀王联齐抗秦,被当朝权贵子兰等陷害,后被流放。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离骚》、《天问》、《九歌》等,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五月初五那天,当屈原听说楚国节节败退时跳汨罗江自杀。当地老百姓没有打捞到他的尸体,就把煮好的饭团,鸡蛋,鸭蛋以及雄黄酒倒入江中。他们认为鱼龙虾蟹吃了那些东西或喝了雄黄酒就不会再吃屈原的尸体。后来,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以包粽子形式祭奠屈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六年级 750字
-
端午节端午节自然要吃五黄。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鱼、黄鳝、鸡蛋黄,还有雄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街无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我们家乡义乌,味道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们则在他们的额头、耳朵、鼻子等处涂抹雄黄酒,虫豸不叮。六年级 400字 记叙文
-
端午节的中餐-叙事今天的菜可丰富了,有甲鱼、鲫鱼、河虾等河鲜,有鹅肉、啤酒鸭等家禽,有炒的一些蔬菜。当然也放了今天的主角“五黄”,其中四黄放在餐桌上,还有一杯“雄黄酒”奶奶拿在手上还用一把“筅帚”沾着雄黄酒到处泼洒。奶奶说:“夏天到了,用雄黄酒来驱虫。”说着,奶奶用手指沾着雄黄酒,在我的脑门上写了一个“王”字,哈!这下我可变成一个威风凛凛的老虎大王了。四年级 400字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