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造句
标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作文
作文
段落
-
痛苦的妙处人为追求幸福而生,但必须伴随痛苦而活。人躲不开痛苦,人的成长需要痛苦。人为何躲不开痛苦呢?我们素来有一极深的误解,以为地位高、经济条件好者无痛苦。其实不然。第一,因为他们亦有欲望。欲望无止境,欲望不能实现就痛苦。条件再好者亦有比上不足之问题,地位再高亦会有“中间感”。人是一级羡慕一级,故地位高者亦不初三 1200字 散文
-
调整的妙处有一个故事:推销员甲要把一辆载满水果的手推车搬上楼梯时叫住路过的乙帮忙。当他请乙一同“把这车的水果弄上楼梯”时,乙指着不远处的电梯说:“为什么不用电梯把它弄上楼呢?”甲不禁哑然失笑——当他被眼前的问题框死,坚持想“把水果弄上楼梯”时根本不曾想到,调整一下自己的想法就可以轻易地“把水果弄上楼”。这个故初三 1000字 议论文
-
距离的妙处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叫做距离的东西,距离可以让你获得,距离又或许会让你失去。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记着一次和十八岁的儿子一起出行的经历,“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所紧闭的门。”这似乎是我们这个年龄段急于做的事——远远地躲开父母,拉开距离。当被问及以后学校和工作志向时,便快快地回答高二 1200字
-
独处的妙处我努力地睁大眼睛,望向天空。月亮又圆了,一如那次偶然邂逅的夜晚。我久久地凝视,思绪飘往回忆。那晚后,我一定会抓住每一个这样的机会。中秋,月圆。夏末的晚上,总有一股令人心怡的凉意。我悠然地踩着细沙,就好像踏着时间走路般。听着这秋来之前最后的“夏的声音”,心里升腾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喜悦。原来,就这样,静静高一 700字 散文
-
读诗的妙处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朗读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六年级 600字
-
《赠别 》杜牧阅读答案2.最后两句把蜡烛拟人化,妙处一:是将蜡烛的“烛芯”巧妙说成“蜡烛有心”;妙处二,是进一步把“蜡烛有心”解读成替人“惜别”之心;妙处三,是把蜡烛彻夜流淌的烛泪,说成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漫漫长夜的忧伤惜别也彻夜伤心落泪,妙处四,是借此巧妙而动人的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长夜不寐洒泪伤别。(答拟人一分,解读四分,4点说出3点就可得满分。)650字
-
等待——观《归来》说实话,整部影片内容是少之又少,甚至我可以用短短几个字概括,但它依然触动到了我。整部影片虽不是环环相扣,却也无法让人舍弃,这是妙处之一 。抛去两位大咖的精湛演技不提,拍摄技巧也是无可挑剔的,随便截一幅图都可以做明信片,这是妙处之二 。只这两条,便已经征服了我的心。唯一一点我想吐槽的,就是陆焉识在外多年的经历和冯婉喻那时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删掉,如果在的话更充实不是吗?初二 450字 议论文
-
调整的妙处一只小蚂蚁,倘若懂得了调整的妙处也能节约不少时间,在旅程中事半功倍,何况自视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学会调整,其便利几乎无需赘述。机遇面前,你是墨守陈规,还是转动脑筋、调整自己的方法对其加以掌握?困难面前,你是一味死扛,还是环顾四周、调整自己的视线以求“曲线救国”?领会调整的妙处,你将找到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初三 1000字 议论文
-
抄袭与借鉴比起我对抄袭的厌恶,我还非常欣赏借鉴别人文章的人。何为借鉴呢?拿走的别人的文章,不过是文章中的二三事例题材罢了,而是有些人却能把别人一点点的题材写出自己的味道来,主旨也和别人的大相径庭,可以说各有各的妙处,哪怕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别人都不会觉得有哪里是谁抄袭谁的,这就是借鉴的妙处了,可有些人的借鉴却东施效颦,一不小心,就弄成了抄袭,啼笑非议,可能还会受到别人心里的讥讽。很多我们都看得懂的事情,我们也不想放在明面上来说,那是别人给你留面子,可抄袭这样的事情的确被所有认认真真写作的人所不齿啊……五年级 1000字 散文
-
读诗的妙处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朗读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六年级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