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组词:
- 历史学
句子
造句
语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作文
作文
段落
-
史学大家冯胜利简介冯胜利,男,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先在历史系攻古史,两年后又考入中文系,师从陆宗达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主修《说文》及训诂学,文史兼治。1982年毕业留校,教大学语文和古代汉语。1986年获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AnnenbergFellowship奖学金,赴美从拉波夫(WilliamLabov)、初中 800字
-
历史学习打算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已经初一了,我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进入这下学期,在这半年里,我要做到积极向上,更进一步。为了提高我的学习成绩,在新学期初,我要给我这半学期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我要珍惜每分每秒。当遇到自己不能决的问题时,虚心请教同学或请教老师。我有很多不足:老师讲的不是不会,但却总是出错,一到考试的初一 700字
-
历史学法指导高一学生应如何学好历史高一历史备课组一、了解差异,做好心理准备1、初中时,历史学科往往被当作副课来学习,考试也不太正规,甚至不考试,所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储备甚少,根本就谈不上历史分析能力的具备。而在高中,无论是学业水平测试还是高考,历史都是重要科目,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高中的历史教学比较侧重学生的高一 1200字 叙事
-
读书之感悟《读史学做人》记得古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句话时都不会很深刻地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我就深有体会,但是如果在此之后你能去钻研一些关于做人的历史小故事的话,也许你会有新的灵感,带你去体会这句话新的意境。就像我,自从读了《读史学做人》这本书以后,我就对历史与做人四年级 650字 读后感
-
读书之感悟——《读史学做人》记得古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句话时都不会很深刻地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我就深有体会,但是如果在此之后你能去钻研一些关于做人的历史小故事的话,也许你会有新的灵感,带你去体会这句话新的意境。就像我,自从读了《读史学做人》这本书以后,我就对历史与做人高三 700字 读后感
-
我的历史学家梦每天,我都会打开电视看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探索和发现”栏目。因为这个频道经常会播放一些关于历史学家考古的场景,如搭起一个高高的天架,把地面的泥土铲平,挖出一条条长长的沟渠,分成许多层,然后一点一点地挖,直到找到文物。面对这些场景,我时不时会产生许多遐想:为什么那些历史学家不管是天晴还是刮风下雨都会在现场考古呢?他们为了什么呢?金钱?文物的价值?还是向世人展示历史慢慢的,我也喜欢上了历史,也经常找些历史的书籍来阅读,慢慢地,我就想做一名历史学家。初一 500字 记叙文
-
追梦的意思是: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为之奋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其去奋斗、为其去努力。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大历史学者宋连生说过:“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历史更感兴趣,你了解了历史,就懂得了未来。”在学校,我会经常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比赛历史,一起看历史书;在家里,我会多看看历史书、做做历史题、与父母一起探究历史。当然,我还会尽量多参加参加区、市或县等比赛。 当然,做历史学家不止这些,还要养成不懂就问、观察细节等好习惯。我虽然有许多地方做的还不够好,不过我会尽量去改正,做得更好。我想,这样应该可以成为历史学家了吧?!如果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多多指教!我一定会改正,变得更好! 我希望大家能支持我哦!三年级 250字 记叙文
-
《史记》最近读了《史记》这本书,我们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国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了大量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己的笔墨,为后世的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夺目的画面。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 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这部巨著是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他发表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又对矛盾现实给予了有力批判。这样一部既具中史学价值又具文学价值的著作的成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四年级 700字
-
历史学著作读后感不知从何时起,“历史人类学”,好像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幽灵,在中国史学这个深潭的水面上,搅起了一点不大不小的涟漪。中国史学界好像比较喜欢讨论什么“学”的定义,记得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每次开社会史学会年会,都会有“什么是社会史?”的讨论,到最近几届,这种讨论终于沉寂下来了,但“什么是历史人类学?”又成为新的话题。正如振满兄在这个座谈会上说的,我们不小心用了这个标签,但自己其实并不清楚,也没有兴趣弄清楚,应该如何定义历史人类学。之所以选择这个标签,只不过是觉得自己做的研究,有那么一点历史人类学的味道罢了。我们编了一本刊物,取名《历史人类学学刊》,正因为我们不愿意下定义,所以没有写发刊词,而是先后刊载了张小军、黄应贵、庄英章三位先生谈“历史人类学”的文章,主张各异,目的也是想表明我们的立唱—所谓的历史人类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实践。《学刊》已出9期,刊出的论文和著作评介,其风格之纷纭,恐怕读者是不难看出的。1200字以上
-
史记读后感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初二 1200字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