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造句
标语
语录
广告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作文
开头
结尾
段落
-
杏花村游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读了这首诗,大家就会想到赫赫有名的杏花村。那诗中的杏花村是否真的存在呢?当然啦!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探访了杏花村。走进杏花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泥土构成的幕墙,上面写着“杏花村”三个大字。走进大门,可以看见墙上的简介。原来,在公元845年,晚唐著名诗人、池州刺史杜牧在杏花村行春遇雨,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清明》诗,从此杏花村名扬天下,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村。”三年级 500字
-
清明4月5日这天,小雨飘飘洒洒地下在泥泞的小路上,路上的行人匆忙地走来走去,脸上纷纷露出了悲伤,似乎灵魂都要出窍了。在一条小路上,一个人拦住了骑黄牛的小牧童,他用沙哑的嗓子问:“借问酒家何处有?”小牧童没有看出他的悲痛,就欢快的指向了远处的店:“杏花村!”这个人答谢过后就向着店走去。他走啊走,终于来到了杏花村,杏花村旁种满了杏花,满树的杏花纷纷落下,白色的花瓣到处都是。六年级 500字 日记
-
清明随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说到清明,这首诗便会浮现出来,这首杜牧的《清明》传唱千古,经久不衰。偶记李白与杜甫也曾在杏花村内喝酒,却未能写出佳句来,不是他们贪杯而是未逢清明,杏花村的酒即使再香,也香不出一首绝句。那是春秋战国时期,咋晚还寒时候。介子推与他母亲隐居山中,晋文公气势磅礴而来,逼介子推出山辅政以报当年之恩,怎料介子推学庄子不入世,活活的在大火的包围中死去留下一封血书,晋文公下令把这天记为寒食节,让百姓禁忌烟火,只吃寒食。高三 600字 日记
-
汾酒飘香驱车从汾阳城出发,沿着巍峨的吕梁山脉向北行进,大约半小时以后,我们便来到誉满全球的杏花村汾酒厂。 汾酒名满天下。传说杏花村古代叫“杏花坞”,村里有一家酒店名叫“醉仙居”。这家酒店有一口“神井”,用这口井里的水酿出来的酒,酒味芬芳醇厚。井上还盖了一座“申明亭”。这就是汾酒商标上画着的“古井亭”的来历。高一 650字 记叙文
-
清明遐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漫漫哀思,悠悠伤怀,在这凄冷的节日里,迷惘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那里屹立着民族的魂魄。缥缈如烟的细雨,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而又销魂的挽衣。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听屈大夫低沉地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不悔!初二 550字 记叙文
-
改写清明“在杏花村便有。”他笑嘻嘻的回答道,还用他胖乎乎的小手指了指。看着她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样子,我的心突然想暴风雨中的一束阳光,变得开朗起来,我快步走向杏花村。心也仿佛是杏花村里雪白的杏花透亮起来。于是,我情不自禁拿起笔你,写下了《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五年级 550字
-
游《唐诗三百首》””“别有天地非人间……”此时天以蒙蒙亮了,我朝杏花村走去,那里“桃花近日随流水。“啪”“啊!”正当我朝杏花村走去时,爸爸一手拍在我背上,痛得我大叫着醒来,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看到了五雷轰顶的爸爸。四目相对,我睡意全无,“TMD,都十点了,日上三竿你还睡!快起来!”“河东狮吼”光临我家——我惨了。五年级:黄瑞五年级 400字 读后感
-
唐诗三百首””“别有天地非人间……”此时天以蒙蒙亮了,我朝杏花村走去,那里“桃花近日随流水。“啪”“啊!”正当我朝杏花村走去时,爸爸一手拍在我背上,痛得我大叫着醒来,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看到了五雷轰顶的爸爸。四目相对,我睡意全无,“TMD,都十点了,日上三竿你还睡!快起来!”“河东狮吼”光临我家——我惨了。初一:蔡蕊霞初一 450字 议论文
-
杜牧(2)现在,假如有一个酒家该多好呀!到那里喝点酒,驱驱身上的寒气,或许能缓解一下自己思乡的愁绪。这位牧童说不定就知道附近的酒家。于是,杜牧走上前,很有礼貌地问牧童,酒家在哪里?牧童告诉他,前方不远处有个村子叫“杏花村”,那里的酒非常出名,醇香浓厚,人人都爱喝。杜牧的心渐渐地晴朗了,他谢过牧童,朝“杏花村”走去。五年级 500字
-
水祭欢饮达旦的东坡大师今犹在?斗酒吟诗的太白先生安在否?牧童遥指杏花村传说的杏花村,古老而神奇,可望不可及!在牧童的指引下,人们来到一片杏树林,远处有杜湖,东南湖。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真可谓世外桃源。老者智曰:珍惜水源,善莫大焉!老师点评:《水祭》构思新颖,内容丰富,语言熟练。以一首古诗连缀全文,不可不谓匠心独特!初一 650字 散文
-
杏花村游记走进杏花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泥土构成的幕墙,上面写着“杏花村”三个大字。走进大门,可以看见墙上的简介。原来,在公元845年,晚唐著名诗人、池州刺史杜牧在杏花村行春遇雨,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清明》诗,从此杏花村名扬天下,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村。”三年级 500字
-
古代烈酒杏花村汾酒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宫廷贡酒。唐代大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闻名,妇孺皆知。《唐国史补》、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经》、窦革的《酒谱》、张能臣的《酒名记》、元朝宋伯仁的《酒小史》、明代王世贞的《酒品》、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都有关于杏花村美酒为历代名酒的记载。上世纪初的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优秀代表。二年级 200字 叙事
-
又见杏花——仿佛已置身诗中,化身当年的杜牧,站在晚唐时的杏花村外,清明雨雾蒙蒙,村庄楼阁全都隐藏进了烟雨中,远处飘来的杏花香,深深浸入了这一片雨雾。在这朦胧的中国画深处,一头水牛载着一个牧童沁出薄雾,慢悠悠地走近。上前询问,牧童眨了眨斗笠下清澈见底眼睛,抬手指向杏花香飘来的方向,用清脆的童声道出“杏花村”。初二 500字 记叙文
-
游安徽池州作文第一天,我们上午乘车近4个小时,总算到了杏花村。古代大诗人杜牧曾写过《清明》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进大门,就看到了一条白花花的瀑布,在瀑布的旁边写着杏花村这几个大字。再往前走,在一块木板上写着,江南清明雨纷纷,安徽池州杏花村!接着,我们跟着讲解员继续向前走,来到了屋子里,看见了一副蜡像。讲解员告诉我们,这幅蜡像正是杜牧写《清明》这首诗的景象。过了一座拱桥,我们又向前走。在那里,我们看见了石像生肖。最有趣的还是迷宫了。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条迷宫是预防敌军所设计的,我们不禁啧啧赞叹!我们走进了迷宫,又很快从入口出来,我们不甘心,又走了进去。这次,我们在众人提醒下走出了迷宫。小学 450字 叙事
-
《清明》改编放牛娃在湖边,欣赏这春的美丽景色。此时,一位书生蹒跚地走过来,穿着白色的外衣,头戴一顶白帽,抚着不算太长的胡须。他可能是去怀念故去的人。走在稀稀疏疏的人流中,显得格外醒目。这时书生走了过来,恭恭敬敬地向放牛娃行了个礼,说道:“请问,附近哪儿有酒家?”放牛娃放下短笛,想:他可能是借酒消愁,迫不及待地寻找酒店吧!于是,他骑上牛背,伸手指向了不远处的杏花村,那个杏花村可是远近闻名的村庄,专产好酒。书生听了,忙忙道谢。之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走向了那个的地方——杏花村!五年级 250字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