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之乡
迎龙楼原名为“迓龙楼”,因人们在口头上少用“迓”字所以用“迎”字代替。在清光绪九年和三十二年,开平遭遇两次水灾,洪水浸过屋顶,但相传有迎龙楼扼庇护,乡亲们都平安无事,而迎龙楼的更大作用是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民国时期,社会不宁,盗贼猖狂,迎龙楼便是村民们的庇护所。后来,开平人们迫于生计,纷纷漂洋过海,到国外谋生。同时,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建成了像迎龙楼那样就有中外特色的碉楼。从迎龙楼开始,数百年来 ,碉楼守护着开平人民的生命安全,见证着开平沧海桑田的变化。也从那时起,开平人民与碉楼结下了不结缘。如今,开平碉楼如一颗颗璀璨明珠,在侨乡大地上发光发亮。同时,碉楼向世人证明了开平劳动人民的智慧,华人华侨的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