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声律
作文
段落
声律之美
《
声律
启蒙》是清朝进士车万育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写的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却能读出美感。“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读着读着,就好像能看到露珠点点,像是洒在蔷薇上的香露,淡淡烟雾,像丝线一样横跨在杨柳树梢,弥留成朦胧,宛若置身于仙境。后文中我有个有趣的发现——“雷声对电影”,这里的电影当然不是我们思维定式中的电影,而是闪电的影子,雷对电,声音对光影,真是妙哉。想来若是说雷声对闪电,则意境全无,
声律
之美也不复存在了。《笠翁对韵》一书是仿照《
声律
启蒙》而写的,其作者李渔和车万育也是一个朝代的,除了《笠翁对韵》典故较多外,两本书内容相差无几,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更喜欢《
声律
启蒙》,一是因为它是先被创作出来的,二是由于古今读音的问题,《笠翁对韵》中许多句子读起来感觉不太押韵,少了份
声律
之美。
高二
900字
对联我爱你
开始上课了,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首动听、优美的歌,歌词就是《
声律
启蒙》。接下来,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了,原来清代人车万育写的《
声律
启蒙》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写对联的。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还知道了对联的特点: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对,结构要相同,平仄也要相对……这些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对联,原来对联有这么多讲究呀!
四年级
600字
平凡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幼时,从认大字报开始,到父母为我买的第一本《看图识字》,我便与书籍结下了“梁子”。在上幼儿园的前与后,我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背诵《
声律
启蒙》。爸爸妈妈对我要求甚严,只有我完整地记诵《
声律
启蒙》才允许我出去玩,若有磕绊或者停顿的地方,那么是会被罚抄的。现在回想起来,倒是很感谢那段特别的时光,才激起了我对书籍的向往。
初三
1000字
我最喜爱的老师的开头
杜甫曾经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错的。朱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讲课时,总是十分耐心地向我们讲解。记得有一次,有几个同学没有听懂,她还专门用了一节课来讲解那首古诗。这下子,不仅让我们理解了诗意,还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诗人遭遇。我们听完了这些介绍以后,一下子便茅塞顿开了。有的时候,朱老师也会讲一两篇《
声律
启蒙》。每次朱老师讲《
声律
启蒙》的时候,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便充满了课堂,好像要溢出来似的。
六年级
600字
暗雪论诗
写诗最忌孤平、三连平和三仄尾,概念的东西不再多讲,关于“孤平自救”,目前流行一种说法,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若用了仄声,而第一字用了平声,就不算是孤平,或者说是用第一字的平声救了。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说法,原因有三:一是音律是前轻后重、前松后严的,即后面的音节比前面的音节重要。从
声律
上,前面的救不起后面的拗。拗救只能是后救前。二是七言的第一字原本就是可平可仄、平仄任意的,之所以“任意”,就是因为这个字在
声律
上作用最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其平仄对于
声律
构成几乎没什么影响。三是虽然首字用了平声字,避免了除韵脚外只一个平声的情况,但第四字依旧为“夹平”拗,
声律
依旧不够谐和。律诗中还有一个说法,最后一字不需押韵的仄声句孤平可以不救,最后一字需押韵的诗句中第五字犯孤平可以不救。我的看法是,不救是不会救或者不愿救,若影响诗意,以保证诗意为主,在保证诗意的基础上能救还是要救的,救不了是因为炼字功底不够。
初二
1200字以上
散文
词语:声律
拼音:shēng lǜ
意思:1.五声六律。指音乐。 2.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
声律汉语
段落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