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文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字数
50字
100字
150字
200字
250字
300字
350字
体裁
日记
读后感
记叙文
抒情
写景
句子
造句
句子
俗语
标语
格言
横幅
问候语
美句
佳句
寄语
词句
祝福语
口号
谚语
广告语
条幅
宣传语
名言警句
名句
名言
语录
词典
问答
登录
词典
昌黎
昌黎汉语
段落
汉语
词语
组词:
韩昌黎
昌黎县
作文
段落
晦涩是贬义词吗
亦作“ 晦澁 ”。谓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宋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绛守园池记注》:“为文而晦澁若此,其湮没弗传也宜哉!”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
昌黎
诗》:“
昌黎
诗亦有晦澁俚俗,不可为法者。” 毛泽东 《的按语》二七:“还有少数作品仍然有些晦涩难懂。”
300字
韩愈
祖籍河北
昌黎
,世称韩
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
昌黎
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六年级
500字
记叙文
文学常识积累韩愈
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卒谥(shì)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自称郡望
昌黎
,世称韩
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
昌黎
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小学
550字
叙事
愉快的昌黎游
上午9点钟,我们准时乘车出发了,一路上说说笑笑,眼间就到了姜各庄大桥。姜各庄大桥全长1000多米,是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的分界。过了姜各庄大桥,就来到了秦皇岛市
昌黎
县境内。远远望去,隐隐约约地看见几座大山。大约行了2小时的路程,到了
昌黎
县城。匆匆吃过午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登千古名山——碣石山。
六年级
800字
记叙文
韩愈_作文
祖籍河北
昌黎
,世称韩
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
昌黎
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六年级
550字
叙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词语:昌黎
拼音:chāng lí
意思:1.唐韩愈世居颍川,常据先世郡望自称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人;宋熙宁七年诏封昌黎伯,后世因尊称他为昌黎先生。 2.借指韩姓。
昌黎汉语
段落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