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句子
造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作文
段落
-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作者自己身处庐山之中,而看不清四周的全景。抒发了作者登山后的感受。从而也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第一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第二,许多的人做事往往是“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三年级 200字 应用文
-
读书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四年级 300字 状物
-
诗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三年级 250字 记叙文
-
诗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三年级 300字
-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出自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公元1084年4月,苏轼第一次游庐山,奇秀的山水使他诗兴大发,他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留下了这首诗。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态,后两句即景说理,谈了诗人的游山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里面,眼界受到了局限,正所谓“当局者迷”啊!,三年级 450字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