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造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作文
段落
-
新一轮课程改革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1、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2、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3、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初一 700字 叙事
-
藏语文教学的实效性-2019年作文汉语中有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实际上学习藏语文也是一样,加强学生的语感教学非常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对话,或让他们相互问答,或让他们能熟读课文都能加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当然,学习藏语文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情过程。通过朗读可以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形象和韵味。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说,让学生多听、多说、多写,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还要有语感分析,即分析语言的运用。小学 1200字以上 叙事
-
浅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语文学习方法是指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习惯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学习方法与习惯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小学 1000字 叙事
-
考研英语2、培养语感。许多小伙伴会感到写英语作文非常难,经常无话可说,或有话表达不出来。如果换成是汉语写作,相信每个人都能滔滔不绝,但换成英语就怂了,这就是缺乏语感的原因。想要培养语感,需要做到:多阅读。建议小伙伴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好的文章,可以在晨读时间多读几遍,读得多了,也就读得顺了,语感自然能培养起来,写作文时离“下笔如有神”也就不远了。初三 1000字
-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考试的上一个月的一天,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多,当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业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妈妈催我:“时间不早了,今天就不用背动词时态了。快去刷牙洗脸,早点睡觉吧!”但是,我说:“不行,我努力过了,才会考出英语二级合格。”说完,我就拿起动词时态表,一个一个背了起来。可是,不规则的动词太多了,我总是记住了这个,又忘了那个。背着背着,我发现我找到了语感,并发现了规律:很多动词的过去分词都是在末尾加我依靠着语感和我发现的规律,很快背完了今天的“工作量”:20组,而且还超额背了5组。五年级 550字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