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2008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物质溶于水时,有的因溶解放出大量热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则溶解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温度降低,也有的无明显吸、放热现象,溶液温度也无明显改变.A、氢氧化
-
最佳答案:(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硫,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解决此题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二是溶液质量减小.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两个要求的选项才是正确的选择.A、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变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阳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强酸强碱稀溶液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及相互间反应规律,分析仅利用所给的七种物质能否完成选项中的实验,判断出不能完成的实验.A、利用①Zn与⑤H2SO4反应,即可制取氢气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甲烷、铁、碳酸氢铵、水、硫酸、氢氧化钠的分类和性质来完成本题.由于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碳酸氢铵 可作为氮肥,铁属于金属材料,水属于氧化物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利用图象显示的温度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结合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即可得到答案.A、由于物体在从10分钟到25分钟这个过程中,物体吸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T2℃之前A%变小,C%从0渐增大,而T2℃之后A%渐大,C%渐小,说明T2℃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而T2℃时恰好平衡,T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物质的结构是确实存在的,但是由于构成微粒小,所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氧气具
-
最佳答案:读图可知,这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整体呈升高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在图中t1到t2这段时间内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达到熔点,正在熔化,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