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把溶液加热后,冷却.若有晶体析出则为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
最佳答案:1、取少许硝酸钾固体加入该溶液中,观察硝酸钾是否溶解,若溶解,则原溶液是该条件下的不饱和溶液;若不溶解,则原溶液是该条件的饱和溶液.2、蒸发溶剂,若析出晶体,则
-
最佳答案:同种溶液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不同的就要考虑其溶解度了,具体情况联系我,在慢慢讨论
-
最佳答案: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何形成饱和溶液?1.加溶质2.蒸发溶剂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何形成饱和溶液?1.改变溶液温度(一般是降温)2.加溶质3.蒸发溶剂甲物质混在乙
-
最佳答案:实验室的话听好,用药匙取适量放入烧杯,加入蒸馏水适量,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过滤
-
最佳答案:加水呀,亲
-
最佳答案:可以先加热,增加溶解度,再加入碳酸钙,然后慢慢冷却,会有碳酸钙析出,在过滤掉就OK了
-
最佳答案:要提高密度的话就要提高硝酸钾的溶解度了,这样的话,必须在升高温度的同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添加硝酸钾晶体
-
最佳答案:这要具体情况具体讨论,因为Hcl溶液是气态氯化氢溶于水而成的,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溶剂质量也会减少,但两者减小的速率不好判断,要看你蒸发时温度,和周围压强
-
最佳答案:氢氧化钠溶解度 111 g/100 ml (20 °C)取50 g水,加入约60 g NaOH,小火加热,直到不再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就得到饱和溶液·多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