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氢氧化镁等,上面是最为常见的
-
最佳答案: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它的数值俗称“pH值”.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
-
最佳答案:第一步,第一步,用稀硝酸检验,若沉淀未溶解,则可确定不为碱性物质.第二步,用氢氧化钠反应,若沉淀溶解,且PH值变小,则可确定为酸性物质.
-
最佳答案:此问题涉及到相平衡.以下回答不知道你是不是能理解.1.为什么固体溶解于水后,水的沸点会升高?在常压(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蒸汽压(水蒸汽产生的压强)达到1个标
-
最佳答案:答案是BBaSo4不溶于稀硝酸Cuo、Fe(OH)3、 CU(OH)2都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D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则D为氢
-
最佳答案:(1)Cu(OH) 2;K 2SO 4(2)Cu(OH) 2+H 2SO 4==CuSO 4+2H 2O;复分解反应
-
最佳答案:玻璃胶,鱼缸就是用玻璃胶沾住的.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将固体物质溶于水,再将其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再灼烧,能得到化学组成与原固体物质相同,说明该物质较稳定,加热不分解,且不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据此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