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使用NAOH为了吸收NO,实验室制NO的方法是3Cu+8HNO3(稀)=2NO↑+3Cu(SO4)+4H2O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证明变质即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盐的检验:滴加盐酸,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②已变质的氢氧化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C.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D.滴加稀H2SO4酸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亚铁离子氧化
-
最佳答案:目的是验证分子间有间隔
-
最佳答案:1、搅拌的目的是:使盐加快溶解于水.能否让玻璃棒碰到烧杯的杯壁或杯底?否.2、产生了静电,条条相互排斥,就飞了起来,粘在手上3、你猜想会分成(3)段.实验试一试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熟练掌握酸碱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如:酸碱的中和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1)实验目的为:
-
最佳答案:A.NaOH溶液中滴加FeCl 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应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来制备胶体,故A错误;B.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 2CO 3溶液,降低乙酸乙酯的
-
最佳答案:A.检验氨气应用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故A错误;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当出现红褐色时停止加热,不能长时间煮沸,防止胶体聚沉,故B
-
最佳答案:1.除去水中原本溶有的气体2.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溶入水中
-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欲证明显蓝色是Cu2+而不是SO42-,应该设计实验除去两种离子中的一种,保留另一种(即控制变量),通过现象而得出结论.①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