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这要看原来溶质是不是固体,若是固体一般能析出晶体有些固体加热会分解变成气体,除非低温蒸发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所以蒸发不会有晶体析出
-
最佳答案:碳酸钠可以结晶,但氢氧化钠极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炭反应从而在没蒸发完就变质了,另外晶体的氢氧化钠也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再次与二氧化碳反应.得不到纯NaOH.
-
最佳答案: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大,即将200g20℃时的NaCl饱和溶液蒸发40g后,以经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所以剩余的160不全是溶液,还有析出的晶体。所
-
最佳答案:我不是很专业如果你加入的是纯的该种晶体的话,在大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从理论上来说,在原饱和溶液加热后又溶解的晶体和降温后析出的晶体应该是一样多的.实际上利用它与
-
最佳答案:这不一定啊.可能是要BaCl2溶液就行,比如要检验硫酸根.
-
最佳答案: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占的百分比,比如有100公斤5%的盐水,即是在这100公斤盐水中,有5公斤盐.晶体析出后浓度不一定变小,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比如在超常状
-
最佳答案:知道呢这是一种脱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按理说应该只生成C和水,而多余硫酸会和C生成CO2和SO2.也就是两个方程式:H2SO4(浓)+C12H22O11=12C+1
-
最佳答案:哎呀我擦了,咋俩一样一样的,其实原因很简单,盐酸加多了,当时我为了除干净化学试剂加了一大堆,但是前面加的多,后面加盐酸就应该加的更多(除去多余的试剂嘛),结果蒸
-
最佳答案:恭喜你能想到这么多,我上初中时也想过,告诉你我的看法吧.加入无水硫酸铜后的确溶剂会减少,确实有晶体析出,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又会导致晶体析出,但实际上析出的晶体会越
-
最佳答案:不好意思,刚才我回答的.我的意思是说,所有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用特殊情况下的就可以算了,这种情况就是36g溶于100g水,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