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杠杆右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左移,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

    (2)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图2中,支点位于动力和阻力的右侧,弹簧测力计不但提了钩码,而且还提了杠杆,

    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设计实验方案.

    (5)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1)杠杆右端下沉,杠杆重心在支点右侧,为使杠杆能水平平衡,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为止.

    故答案为:左.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只通过一次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就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数据太少,不具备普遍性,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

    故答案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得不到普遍规律.

    (3)图2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

    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

    故答案为:杠杠自重对实验有影响.

    (4)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为L,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则有4G×3L=3G×4L=2G×6L

    故答案:①在右端4处挂3个钩码;②在右端6处挂2个钩码.

    (5)只要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就能平衡,杠杆平衡不一定在水平位置,在其它位置,杠杆也可以平衡,甲的说法是正确的;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与杠杆垂直,力臂在杠杆上,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便于实验操作与测量;

    由此可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好,即乙的实验方案好.

    故答案为:对;乙;便于测量力臂.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考点点评: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有些是为了求平均值,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多次测量就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