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Ⅰ.硫化钠主要用于皮革、毛纺、高档纸张、染料等行业.生产硫化钠大多采用无水芒硝(Na2SO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根据图1可知,制备硫化钠晶体的流程为:无水芒硝(Na2SO4)与碳在高温煅烧反应:3Na2SO4+8C

    高温

    .

    3Na2S+4CO2↑+4CO↑,由于硫离子水解,则用稀碱溶液浸泡抑制硫离子水解,通过精制获得硫化钠晶体,

    (1)根据通过信息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然后根据“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及化合价变化相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依据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水解显碱性的水解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

    (3)依据图象中曲线分析汞去除率最佳PH和x的取值;

    (4)常温时CuS、Cu(OH)2的Ksp,依据溶度积常数计算得到,依据溶液PH计算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依据CuS的Ksp计算得到硫离子的浓度;

    (5)电化学法制备Cu2O时,阴极生成Cu2O,铜离子被还原,铜应为阳极,阳极生成铜离子,以补充铜离子.

    制备硫化钠晶体的流程为:无水芒硝(Na2SO4)与碳在高温煅烧反应:3Na2SO4+8C

    高温

    .

    3Na2S+4CO2↑+4CO↑,由于硫离子水解,则用稀碱溶液浸泡煅烧产物得硫化钠溶液,通过精制获得硫化钠晶体,

    (1)根据题干信息,硫酸钠与碳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C元素化合价从0价被氧化成+4、+2价,化合价升高至少为:(4-0)+(2-0)=6,硫酸钠中+6价S元素被还原为-2价,化合价降低了8价,则化合价变化的最小公倍数为24,则硫酸钠的系数为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系数为4,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3Na2SO4+8C

    高温

    .

    3Na2S+4CO2↑+4CO↑,

    故答案为:3Na2SO4+8C

    高温

    .

    3Na2S+4CO2↑+4CO↑;

    (2)上述流程中采用稀碱液比用热水更好,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水解显碱性,水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加热促进水解进行,稀碱溶液能起到抑制水解的作用,

    故答案为:热水会促进Na2S水解,而稀碱液能抑制Na2S水解;

    (3)依据图象中曲线分析,汞去除率最佳PH和x的取值是x=12 pH介于9~10之间时汞的去除率最大,接近100%,

    故答案为:x=12; pH介于9~10之间;

    (4)取硫化钠晶体(含少量NaOH)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若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4,c(OH-)=10-10mol/L,

    常温时CuS、Cu(OH)2的Ksp分别为8.8×10-36、2.2×10-20

    根据氢氧化铜的溶度积可得:Ksp=c(Cu2+)×c2(OH-)=2.2×10-20,解得:c(Cu2+)=

    2.2×10−20

    (10−10)2mol/L=2.2mol/L,

    根据硫化铜的溶度积可得:Ksp=c(Cu2+)c(S2-)=8.8×10-36

    则此时溶液中c( S2-)=

    8.8×10−36

    2.2mol/L=4.0×10-36mol/L,

    故答案为:4.0×10-36mol/L;

    (5)电解Cu(NO32稀溶液制备Cu2O时,阴极生成Cu2O,铜离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电极方程式为:2Cu2++2e-+H2O═Cu2O+2H+,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则阳极应该为铜,以补充消耗的铜离子,

    故答案为:阳;2Cu2++2e-+H2O═Cu2O+2H+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化学电源新型电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试题涉及物质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电解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溶度积常数的计算等,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是一道质量较好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