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实验验证](1)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来作答.

    [问题解答](2)根据题干的中信息氢氧化钠保存不能用玻璃塞,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3)NaOH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

    方案一:①做气体连续的实验,都要检验气密性.

    ②实验必须保证D装置吸收的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盐酸和石灰水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④实验是否成功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数据准确与否,必须保证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

    ⑤从实验目的出发进行分析,设计.

    方案二:(1)分析操作前后的目的.

    (2)检验适量关键要证明加入的最后一滴出现新的现象.

    (3)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质量比,结合沉淀的质量求解.

    [反思评价]结果偏大,说明硅酸钠的质量小,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沉淀完,二是样品中还有其它杂质.

    [实验验证](1)题干中已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写出.

    [问题解答](2)根据题干的中信息氢氧化钠保存不能用玻璃塞,选C,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用棕色瓶保存,选E.(3)因为NaOH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PH都大于7,无法判断出氢氧化钠的存在.

    故答案为:(1)Si0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

    (2)C:①; E:②

    (3)不正确;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不能证明NaOH的存在.

    方案一:①做气体连续的实验,都要检验气密性.

    ②D装置有可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会造成实验误差,所以必须防止空气中气体进入.

    ③盐酸和石灰水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实验无法完成,所以不能用石灰水.

    ④实验的数据来源于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必须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但反应结束后有部分二氧化碳滞留在前面的反应装置中.

    ⑤从实验目的出发分析必须将装置中气体排尽.

    故答案为: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防止空气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体系.

    ③不能,应为在除去HCl的同时,CO2可以被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④因为导气管中和反应装置中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

    ⑤在A装置中加一个带水夹的导气管橡胶管,反应结束后,向装置中鼓入氢气或氮气,使装置中CO2全部被NaOH吸收.

    方案二:(1)从操作后可知反应后分离为沉淀和溶液两部分,所以操作是过滤.

    (2)检验适量关键要证明加入的最后一滴出现新的现象.所以要有对比试验现象.

    (3)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质量比,结合沉淀的质量求解.

    故答案为:

    (1)过滤;

    (2)当滴入盐酸一滴出现浑浊,在继续滴加一滴,没有出现浑浊,证明盐酸适量.

    (3)设样品中含硅酸钠为xg

    Na2SiO3+2HCl=2NaCl+H2SiO3

    122 78

    x0.39g

    [122/x=

    78

    0.39]

    解之得 x=0.61g

    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0.61=2.39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39/3]×100%=79.7%

    答: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9.7%

    [反思评价]结果偏大,说明硅酸钠的质量小,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沉淀完,从题意来分析沉淀应沉淀完全,二是样品中还有其它杂质,只可能是没有变质的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白色粉末中含有没有和空气反应的NaOH.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实验题,涉及知识点很多,也是实验考试中的终点和难点,学生可以认真分析研究本题,从阅读到提取有用信息,从分析到落笔,从思考到方法的总结多角度思考,以达到工具使用的效果.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