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理解.为什么作者忘不了那座桥?
〔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时,要从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对象入手.给心灵搭桥,实际上歌颂的是老师心灵的美好、善良、朴实,他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学生的一生,使学生对他终生难忘,这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
〔解题误区〕上升不到情感的深处来分析,理解容易肤浅.
〔参考答案〕因为老师美好、善良、朴实的心灵与行动完全融进了学生的心灵,就如同一座桥一样,将师生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因此,老师修建的桥虽然被冲毁了,但在学生心中,老师修建的心灵之桥却永远不会被冲毁.
2.细节分析.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两个细节描写的表现效果,注意黑体的词语.
①他也忍俊不禁,笑了;但马上又停住,说声“牙尖嘴快”,摇摇头,又突然笑了.
②他将捉到的鱼用柳条穿成一串,递给我们,总是说:“拿回家让你妈给做着吃.看你,可怜的,都瘦成黄豆芽了.”
〔解题指导〕这道题既考查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分析,又考查其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要从表现老师人性的美丽、善良的角度思考.两个“笑”字,突出表现的是老师的善良、对学生的宽容.“总是”本意是经常是这样,在这里表现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一贯如此.
〔解题误区〕不能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入手,不能从全文主题的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①表现的是老师的善良与宽容,两个“笑”字,体现了老师从内心深处感到了学生的可爱,因而不计较学生的“出言不逊”.②表现的是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因当时的生活条件所致,学生大都吃不饱.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经常下河捉鱼,让学生带回家补身子.师生的心灵之桥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3.表现手法.文章最后一句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意表达方式的分析能力,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前提下,认真阅读这一句,不难看出,这一句是作者怀念老师的思想感情的抒发与表露.
〔解题误区〕不能结合全文的主旨来理解.
〔参考答案〕这一句既是议论,又是抒情,突出了全文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