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与热有什么关系
0
0

1个回答

  • 雾凇 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过冷水滴(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当空气中的水蒸气碰上物体马上凝华成固态时便会结成雾凇层或雾凇沉积物.雾凇层由小冰粒构成,在它们之间有气孔,这样便造成典型的白色外表和粒状结构.由于各个过冷水滴的迅速冻结,相邻冰粒之间的内聚力较差,易于从附着物上脱落.被过冷却云环绕的山顶上最容易形成雾凇,它也是屋檐上常见的冰冻形式,在寒冷的天气里泉水、河流、湖泊或池塘附近的蒸雾也可形成雾凇.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是它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的雾凇有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造成损失.

    雾凇分为两种,硬凇和软凇.

    硬凇(英文:hard rime)和水凇与霜、露都是由于空气和地面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而形成的.但是,形成硬凇和水凇的温度差是由天气变暖而引起的,形成霜、露的温度差却是由于地面物体辐射冷却所引起的.所以,它们所反映的天气条件不同,附着的物体也不尽一样,它们是不同的天气现象.

    软凇(英文:soft rime)是一种白色沉积物,水珠在半冷冻雾或薄雾冻结的外表面凝结,无风或微风状况下形成.软雾凇通常可见于结冰树枝的迎风面、电线上、或其他固态物品.软雾凇在表面上与灰白色的霜相似,然而软雾凇是由水蒸汽冷凝成液态水滴(先雾、雾或云),然后到一个表面形成.灰白色霜则是直接由水蒸气淤积成固体冰.灰白色霜的沉重涂层,称为白霜,在外表上与软雾凇非常相似,但形成过程不同:它在没有雾,但是非常高的相对湿度(90%以上)和温度低于- 8摄氏度(18°F)条件下形成.软雾凇的外观十分像洁白的冰针簇:他们很脆弱,可以很容易地被抖落.因为软雾凇是小液滴尺寸,缓慢的液态水冲积层,高度的过冷,还有迅速消散的熔化潜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