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配制溶液,首先需要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选择合适的量筒进行量取液体的体积,选择量筒量程的依据是超过所需液体的体积数,且接近性原则,以减少误差,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仰视水多,俯视水少.
(2)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优先考虑物理方法.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方法.
(1)A、配置4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40g×5%=2g,水的体积为48mL,所以本题答案为:2,50;
B、配制过程中,为加快食盐的溶解,可以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所以本题答案为:加速溶解;
C、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从溶质的角度分析是盐少了,从溶剂的角度分析是水多了,所以本题答案为:水取多了;
(2)A、要除去铁丝和银丝表面的氧化物,可以使用物理方法,用砂纸打磨,所以本题答案为:用砂纸打磨;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银,要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利用活动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已经给出了铁丝和银丝,故可在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铁能置换出铜,故表面变红,银不能置换出铜,故表面无变化,所以本题答案为:CuSO4,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银丝表面无变化.
点评:
本题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配制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依据课本知识进行回答.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够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