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问题涉及到相平衡.1.为什么固体溶解于水后,水的沸点会升高?
在常压(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蒸汽压(水蒸汽产生的压强)达到1个标准大气压时,水就沸腾.水的蒸汽压与温度和水的浓度(水分子占整个溶液粒子的分数)有关,温度越高或者水的浓度越大,水的蒸汽压就越高.纯水中水的浓度最高,当溶解了固体后,水的浓度降低,水的蒸汽压就降低,此时要使水的蒸汽压达到1个标准大气压,就需要提高温度来满足,所以水的沸点就升高了.
2.水凝固时,固体水(冰)与液体水处于平衡状态,即从冰中溶化的水与液态水凝固成冰的速率相等.当液态水中溶解有固体溶质的时候,水的浓度降低,就会使液态水变成冰的速率降低,这样就表现出冰溶解.要重新达到平衡,就应该降低温度,因为液态水变成冰的过程是放热的变化,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降温能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在溶解有固体的水中,要达到液态水与冰的平衡,温度就比不溶解有固体的水要低.
以上只是简单的说说.要说清楚就要用到化学位等来分析.为了你能理解,就只能这样简单说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