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理论的异同

1个回答

  • 一、建构主义简介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平衡(equilibration)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皮亚杰(J.Piaget)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非本人原创.为帮你所以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