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他贪财短视的父亲造成的.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不必多说了.
2.“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依次写方仲永五岁时才能初露时的情形、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时的状况和又过七年后“泯然众人”的结局,表明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叙事一气贯通而又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真切之感.文章叙事部分按时间顺序把“闻”“见”“闻”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过渡句就是“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练习说明
一 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观点.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见“课文研讨”.
二 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这是一道诵读训练题,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三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法特殊的(“奇”“宾客”“利”),一种是文言常用虚词(“于”).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奇:对……感到惊奇.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做有利可图.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于:比. 于:被.
四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