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弟要好好学习,防止骄傲自满.
在《荀子·宥坐》篇中,荀子在文章的第一段记叙了孔子师徒关于“宥坐之器”的对话,表达出他关于学习、修身等问题的认识.他写道: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一种倾斜而不易放平的器物)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则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鲁国的有识之士在鲁桓公的庙中安装了“欹器”,藉此警示后人“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当孔子有感于此,发出“恶有满而不倾覆”的感叹时,弟子子路请教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孔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就是说,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勇武而示怯懦,富有而不夸显,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
荀子的这段关于孔子观“宥坐之器”的记述,所阐发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至今仍闪烁着不可泯灭的真理光芒,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记载,晋杜预和南朝的祖冲之都曾制过类似的欹器,以此教育子弟要好好学习,防止骄傲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