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H、b为C、c为N、e为O、f为Na、g为Si、h为Cl、j为Ti、k为Fe.

    (1)d区元素包含ⅢB族~ⅦB族、第Ⅷ族元素,即3~10列元素(镧系元素、锕系元素除外);根据h的位置确定在周期表中位置;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Fe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2)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遵循构造原理、泡利原理与洪特规则;

    (3)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元素原子各轨道处于半满、全满、全空时,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4)由b原子跟g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SiC晶体,其晶型与晶体Si相同,都属于原子晶体,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熔点越高;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周围的4个C原子形成4个Si-C键.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H、b为C、c为N、e为O、f为Na、g为Si、h为Cl、j为Ti、k为Fe.

    (1)d区元素包含ⅢB族~ⅦB族、第Ⅷ族元素,即3~10列元素(镧系元素、锕系元素除外),上述元素中Ti、Fe属于d区元素;根据h的位置,可知其处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Fe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故答案为:Ti、Fe;第三周期第ⅦA族;1s22s22p63s23p63d64s2

    (2)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核外电子排布图:

    ,遵循构造原理、泡利原理与洪特规则,

    故答案为:

    ;泡利;洪特;

    (3)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电负性C>Si;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元素原子2p轨道容纳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N>O>C,

    第三周期元素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Na的金属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 NaOH,

    故答案为:>;N>O>C;HClO4;NaOH;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4)由b原子跟g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SiC晶体,其晶型与晶体Si相同,都属于原子晶体,键长:Si-C键<Si-Si键,故Si-C键更稳定,熔点SiC>晶体Si,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周围的4个C原子形成4个Si-C键,故1 mol该晶体中含有4mol Si-C共价键,

    故答案为:SiC;4.

    点评:

    本题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电负性、电离能、晶体类型与性质、晶体结构等,侧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解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异常原因,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