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根据第1、2次实验中的数据可知,绳端移动的距离为钩码上升距离的3倍,
根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公式η=
W
有
W
总
×100%;W有用=Gh,而W总=Fs.
(2)当在用弹簧测力计时,只有在匀速拉动时,拉力的大小才是不变的;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不变的,才能快速准确测出拉力的大小.
(3)在实验1、2、3中,采用的是同一滑轮组,但滑轮组所挂的钩码是不同的,其机械效率也是不同的.
(4)在实验1和实验4中,钩码的重量相同,但其滑轮组不同,其机械效率也不同.
(1)由图中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可知,读数为:2.2N;
因在实验3中,钩码上升的距离为10cm,则测力计上升的距离为3×10cm=30cm;
实验2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W有
W总×100%=[Gh/Fs]×100%=[4N×5cm/1.5N×15cm]×100%=88.9%,
填表如下:
实验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
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8 0.8 24 83.3%
2 4 5 1.5 15 88.9%
3 6 10 2.2 30 90.9%(2)为了能快速准确地测出拉力的大小,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使拉力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匀速.
(3)在实验1、2、3中随着滑轮组所挂的钩码的重量增加,而其机械效率也升高,所以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增加物重.
(4)通过实验的对比,虽然可以得出机械效率高低与滑轮重力有关,但必须至少三次实验才可证明结论,只有一次对比实验是不太准确合理的;
故答案为: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点评:
本题考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测量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对机械效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