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1个回答

  •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参考资料中还有很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