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岛)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自然灾害(泥石流等)与一个地方的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尝试探究:

    (1)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很不稳定,断层带分布广泛,很容易发生地震;地震频繁,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这是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

    (2)西南地区位于 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多山地,山高谷深,地表起伏大,这是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

    (3)西南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丰富;且容易发生暴雨,或者连续降雨,使得山体岩石松动,很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4)滥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山体植被覆盖率急剧减少,大大增加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迁移应用:

    (1)在山区植树造林,恢复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强度和频率.

    (2)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从图可以看出,②线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处延伸.故②符合题意.

    (3)台湾省地处地震带,岩石易破碎,碎屑物质多;台湾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大,山高谷深;该地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故答案为:尝试探究:(2)一、二;(3)夏;(4)植被;

    迁移应用:(1)植树造林;(2)②;(3)台湾省地处地震带,岩石易破碎,碎屑物质多;台湾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大,山高谷深;该地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点评:

    本题考点: 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考点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