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由图示刻度尺可求出小车的路程,小车两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是小车的路程;由时钟可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两时钟示数之差是物体的运动时间;已知小车的路程及对应的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2)根据求出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可判断小车是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小车速度保持不变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小车速度变化,则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
(3)斜面倾角越大,小车运动越快,不便于计时;斜面倾角越小,小车运动越慢,便于计时,距此答题;
(4)测量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v=[s/t],其中用秒表测量距离,用刻度尺测量时间.
(1)由图知s甲乙=90cm-64cm=26cm=0.26m;t甲丙=5:10-5:04=6s;
v甲乙=
s甲乙
t甲乙=[0.26m/2s]=0.13m/s,
t甲丙=
s甲丙
t甲丙=[0.9m/6s]=0.15m/s,将数据填入表中,如表所示.
(2)由表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小车的速度发生变化,小车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4)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选择的器材是秒表和刻度尺.
故答案为:
(1)如下表所示:
小车从甲至乙小车从甲至丙
路程S/m0.260.9
时间t/s26
平均速度v/(m/s)0.130.15(2)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0.13m/s≠0.15m/s;
(3)小;(4)秒表;刻度尺.
点评:
本题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考点点评: 本题是通过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题,从所给图求出小车的运动路程与对应的运动时间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