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急求:赫兹、伏特、欧姆、瓦特、焦耳、奥斯特、法拉第的生平事迹(有关他们的故事之类的).希望别太长,

1个回答

  • 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基础.

    伏特发现导电体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金属,它们接触时会产生电势差;第二类是液体(在现代语言中称为电解质),它们与浸在里面的金属之间没有很大的电差.而且第二类导体互相接触时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电势差,第一类导体可依次排列起来,使其中第一种相对于后面的一种是正的,例如锌对铜是正的 ,在一个金属链中,一种金属和最后一种金属之间的电势差是一样的,仿佛其中不存在任何中间接触,而第一种金属和最后一种金属直接接触似的.

    1821年施魏格尔和波根多夫发明了一种原始的电流计,这个仪器的发明使欧姆受到鼓舞.他利用业余时间,向工人学习多种加工技能,决心制作必要的电学仪器与设备.为了准确地量度电流,他巧妙地利用电流的磁效应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挂一个磁针,让通电的导线与这个磁针平行放置,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就偏转一定的角度,由此可以判断导线中电流的强弱了.他把自己制作的电流计连在电路中,并创造性地在放磁针的度盘上划上刻度,以便记录实验的数据.这样,1825年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一个公式,可惜是错的,用这个公式计算的结果与欧姆本人后来的实验也不一致.欧姆很后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打算收回已发出的论文,可是已经晚了,论文已发散出去了.急于求成的轻率做法,使他吃了苦头,科学家对他也表示反感,认为他是假充内行.

    瓦特1736年出生于英国苏格兰西部的格林诺格镇,他的祖父曾经是一位教师,教授数学、测量学和航海学,父亲原来是个造船技术工人.后来自己经营过造船业和建筑业,做过仪器制造家和商人,还曾经一度担任过小镇的地方行政官.耳濡目染,瓦特从幼年起就随父亲学习各种手艺.他心灵手巧,从小接触和了解了不少技术方面的知识,并养成了一种独立思考和探索奥秘的兴趣和习惯.他的家庭环境对他日后攀登技术高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瓦特从小身体虚弱,到了入学年龄,仍不能去上学.过了入学年龄好几年,他才到镇上的学校学习.在学校里,他不喜欢与小朋友们打闹,只爱独自沉思默想.关于他的童年,曾有过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有一天,小瓦特在家里看见一壶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得噗噗地跳.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起了他极浓厚的兴趣.他目不转睛地凝视那跳动的壶盖和冒出的蒸汽,苦思冥想其中的奥秘.一直看了一个多小时.由于瓦特常常会面对他不熟悉、不认识的许多现象长时间地默默观察,崐人因此说他是个“懒孩子”.其实正是这种好奇心和寻根问底的精神,后来引导他去努力探索世界的种种奥秘,攀登科学的高峰.

    13岁那年,他对几何学发生了兴趣,15岁就读完了《几何学原理》这样艰深的书籍.后来他进入文法学校,数学成绩特别优秀.由于身体不好,他没到毕业就退学了.但是,他在家里坚持自学了天文学、化学、物理学和解剖学等多学科知识,并自学了好几种外语.瓦特17岁时到格拉斯哥的一家钟表店里当了学徒.他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进一步掌握了许多科技原理.在当学徒时他曾经动手制造过技术要求较高的罗盘、经纬仪等.21岁那年,他来到了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具实验员,负责修理和制造仪器.他进一步熟悉了当时一些较先进的机械技术.

    耳(James Prescort Joule,1818~1889)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1818年12月24日生于曼彻斯特附近的索尔福德.父亲是个富有的啤酒厂厂主.焦耳从小就跟父亲参加酿酒劳动,学习酿酒技术,没上过正规学校.16岁时和兄弟一起在著名化学家道尔顿门下学习,然而由于老师有病,学习时间并不长,但是道尔顿对他的影响极大,使他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1838年他拿出一间住房开始了自己的实验研究.他经常利用酿酒后的业余时间,亲手设计制作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焦耳一生都在从事实验研究工作,在电磁学、热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靠自学成为物理学家的. 焦耳是从磁效应和电动机效率的测定开始实验研究的.他曾以为电磁铁将会成为机械功的无穷无尽的源泉,很快他发现蒸汽机的效率要比刚发明不久的电动机效率高得多.正是这些实验探索导致了他对热功转换的定量研究. 从1840年起,焦耳开始研究电流的热效应,写成了《论伏打电所生的热》、《电解时在金属导体和电池组中放出的热》等论文,指出:导体中一定时间内所生成的热量与导体的电流的二次方和电阻之积成正比.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安培和毕奥等物理学家认为电和磁不会有任何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富兰克林曾经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钢针磁化,更坚定了他的观点.当时,有些人做过实验,寻求电和磁的联系,结果都失败了.奥斯特分析这些实验后认为:在电流方向上去找效应,看来是不可能的,那么磁效应的作用会不会是横向的?

    迈克尔·法拉第,于1791年9月22日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待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这些书中有两种对我特别有帮助,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

    在哥哥赞助下,1810年2月至1811年9月听他了十几次自然哲学的通俗讲演,每次听后都重新誊抄笔记,并画下仪器设备图.1812年2月至4月又连续听了汉弗莱·戴维4次讲座,从此燃起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愿望.他曾致信皇家学院院长求助.失败后,他写信给戴维:“不管干什么都行,只要是为科学服务”.他还把他的装帧精美的听课笔记整理成《汉弗莱·戴维爵士讲演录》寄上.他对讲演内容还作了补充,书法娟秀,插图精美,显示出法拉第一丝不苟和对科学的热爱.经过戴维的推荐,1813年3月,24岁的法拉第担任了皇家学院助理实验员.后来戴维曾把他发现法拉第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功绩而引以为荣.

    法拉第1813年随同戴维赴欧洲大陆作科学考察旅行,1815年回国后继续在皇家学院工作,长达50余年.1816年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他最初从事化学研究工作,也涉足合金钢、重玻璃的研制.在电磁学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出色成绩.1824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接替戴维任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1833年任皇家学院化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