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个回答

  • (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

    (2)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由题意知,f=11.0cm,当物距u=20cm时,2f>u>f.

    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

    原来物体成像在光屏上,放置眼镜片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像又清晰了;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原来会聚在光屏上的光线将会聚在光屏的前面,因此可确定该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可用来纠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1)11.0;(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放大;投影仪;(4)凸;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