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金山区一模)已知A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

    (2)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及溶液⑤是饱和溶液分析解答;

    (4)过滤是分离难溶于液体的物质和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1)根据A的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不难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5℃时,A物质的溶解度应不低于;

    (2)根据A的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可知,在25℃时,A的溶解度大于37.2g而小于41.4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大于37.2g但小于41.4g,因此得到的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溶液②恰好达到饱和;由于A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是55.2g,因此将溶液②升温至60℃时,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即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在溶液③中再加入10gA物质,溶液中一共有51.4g溶质,即溶液④也是不饱和溶液,而在50℃时,A的溶解度是50.4g,则将溶液⑤降温至50℃时,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1g,即溶液⑤是饱和溶液,故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③④;

    (3)由于溶液⑤是50℃时的饱和溶液,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4g/100g+50.4g]×100%=33.5%

    (4)A物质能溶于水,由于过滤是分离难溶于液体的物质和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碳酸钙、铁粉不溶于水,故选ac;

    故答案为:(1)37.2g;(2)①③④;(3)33.5%;(4)ac.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理解及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