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是北半球的冬至日.(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3)由夜半球进入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由昼半球进入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4)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由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

    (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A、B、C、D的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D、A、C、B,所以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A、C、B.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由夜半球进入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所以C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6点+4小时=10点,C点在晨线上,也就是日出时间是10点,所以昼长时间是(12点-日出)*2=4小时.D点在赤道上,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昼长时间是12小时.

    (4)由(1)题可知,该日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当中最大值,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故答案为:

    (1)12月22日 冬至

    (2)D、A、C、B

    (3)4 12

    (4)北半球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点评:

    本题考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地球自转的特征;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以“太阳光照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掌握、理解这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