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X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X有两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X为碳元素,Y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Y 为氮元素,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可知n=2,所以Z为氧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24,为铬元素,据此答题;

    X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X有两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X为碳元素,Y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Y 为氮元素,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可知n=2,所以Z为氧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24,为铬元素,

    (1)W是铬元素,它的元素符号是Cr,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故答案为:Cr;1s22s22p63s23p63d54s1

    (2)Z为氧元素,最外层电子在p轨道上,属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元素,故答案为:P;

    (3)X、Y、Z分别 为C、N、O,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N<O,故答案为:C<N<O;

    (4)XZ32-为CO32-,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2/2]=3,无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它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在N2H4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5+2+1/2]=4,所以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 sp3杂化,N2H4在一定条件下可与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单质,若反应中有8molN-H键断裂,即有2molN2H4参加反应,根据反应2N2H4+N2O4=3N2+4H2O可知,可以生成3mol氮气,而第个氮分子中有2个π键,所以形成的π键有6mol,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3;6mol;

    (5)铅、钡、Z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中,若Ba2+处于晶胞中心,Z2-处于晶胞棱边的中心,Pb4+应处于立方晶胞的顶点,根据均摊法可知,在每个晶胞中含有Ba2+数为1,O2-数为12×

    1

    4=3,Pb4+数为8×

    1

    8=1,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PbO3,若该晶胞的棱长为apm,该晶胞的密度为

    137+207+48

    NA

    (a×10−10)3 g/cm3=[392

    NAa3×10−30g/cm3,Pb4+与Ba2+之间的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的一半,所以为

    3a/2] pm,故答案为:BaPbO3;[392

    NAa3×10−30;

    3a/2];

    点评:

    本题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负性、杂化轨道、晶胞的计算等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原子结构确定元素种类,解题时要注意物质结构知识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