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篇如何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的作文EM

1个回答

  •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数学成绩,而农村的孩子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而在去年的一次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明的妈妈背了27千克的小麦去集市卖,每千克小麦卖1.50元,求妈妈共卖了多少元?有个孩子的答案是:27×1.5=3.05(元)答:妈妈共卖了3.05元.我课后找来孩子一问,他不好意思脸红的说:“,老师,对不起.我不小心忘了进位,把小数点也点错了,以后我认真点.”于是,我告诉他:“看来你的确太粗心了,以后做题一定要仔细点.”可是,我发现在以后的应用题中班里的孩子大多数都能正确的列出算式,但计算过程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导致整题就是做不全对.到底孩子们是怎么了,难道大家都粗心吗?不,这可并不是粗心造成,而他们的计算能力在下降.针对孩子们的这一现象,我于是开始上网查资料,向前辈们请教学习.结合新课程标准,通过半年的实践,我班孩子计算明显有所提高,现我把提高孩子们计算能力的几点方法浅谈如下:

    一、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关系到孩子们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我班的孩子在计算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如题目中是25,在抄下来就变成15或着26;列竖式时数位不对齐,学了小数乘法,在做小数加减法时,不是将小数点对齐,而将末尾对齐;计算过程中经常不打草稿直接计算;做加减法时易忘进位、退位导致整个题出错.因而,我就从审题、书写、检验三个方面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让孩子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审题方面:我严格要求孩子应做到,先看整个算式中有那些特殊的数字和符号,再想用什么定律、法则来计算和是否有简便计算,然后再抄题计算,计算的同时要求孩子们一要对抄题是否抄对,二对竖式的位数是否对齐,三对计算时是否做到进、退位,四对得数是否抄错和抄写好在横式上,这样孩子们在计算时就有了一定的保证.在书写方面:由于我班孩子字迹比较潦乱,通常写的7像1、0像6,于是我让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小字本进行练习0至9的书写,并且要求孩子们在做计算题时,统一要求靠左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并且每一横排只能抄一个数字.这样来孩子们做的题就不会出现数字太挤,导致抄题出现错误.并且即使本题做错,右边也还有空间改错,既美观,又节约本子.在检验方面:要求孩子们除了做规定的验算题外,其余的也要求他们及时检验,纠正错误,养成一步一回头的检验习惯,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只要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有助于孩子们身心发展,也会让孩子们受益一生.

    二、坚持口算训练,为计算打牢基础

    口算虽然简单,但它也是提高计算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要想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提高,必须重视口算训练,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而,我要求孩子们每天除回家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一页口算题单外,还要求他们在课前预备的2分钟内进行10道口算练习.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孩子们的口算能力到底如何?我会精心设计一定数量射击多种口算的练习题在每周进行一次定时检测.只有持之以恒坚持做到,每一个孩子的口算能力才能提高,以后的计算能力才会同时提高.因而,口算训练是提高孩子们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加强估算意识的提高

    估算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感,也能更好的引导孩子深入理解运算.新课标中把估算列入计算中,充分反映出估算在数学计算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在平常的计算教学中,要求孩子们在计算前面进行估算,便于预知计算结果,提高数学分析能力.以前,我班的孩子常常因为忽略了估算方法,经常会出现一些计算的失误.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我就尝试着让他们进行估算.在训练中,有孩子计算粗心,忘了把竖式计算:1505÷5 =31中间的0写掉.我就引导孩子把 1505÷5可先估算,把1505看作1500,1500÷5=300,1505比1500大一点儿,商也应比300大一点儿,而31明显比300小,显然结果就不正确.因而,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知道结果是否基本正确,避免那些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如:22×8可先估算把22看作20,20×8=160,因为22比20大,可知22×8的积接近160,又比160大,个位2×8=16,结果个位上一定是6,若不是6,那肯定是算错,这样又起到检验的作用.因而,估算也是提高孩子们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方面.

    四、灵活运用简便、技巧

    我班的孩子在表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能做,但是遇到能简便计算就简便的情况下,孩子们要么没有简便的也要去简便,要么该用简便计算的又没想到用简便方法.如:142-37+63,孩子就先算37+63=100,再用142-100=42.采用简便的方法对这道题来说就错,实际上就是加、减同级运算,只需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就得出结果168.因而,我告诉孩子们在做计算题前,看是否有明显的形式和数字构造特征,像看见25就想4,看见125就想8;两数相加、减或相乘,能凑整十、整百、整千;数字中是否有相同数,是否符合哪个定律形式等,这些特征正是孩子们施展简便算法的大好机会.如果孩子们能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在四则运算中,则能较好的掌握解题的方法,使孩子能准确、快速而灵活的计算.只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简便计算的练习,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逐步强化了孩子数学计算的技巧和快捷性,而且还给孩子带来了快乐的精神享受,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五、坚持定时、定量、长期训练

    孩子计算能力的提高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高效的计算能力形成方式一定是靠定时、定量和长期性的训练.因此,我要求班里的孩子每天坚持30道口算练习,由父母在家里定时5分钟完成;再次要求孩子们每天中午在规定时间内练习5道计算题,这里老师可设计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包括简便)、方程、列式计算、图形计算等形势多样习题,避免计算的单一性和枯燥性.然后在每周进行一次专项计算大比武,评选出计算能手粘贴在明星栏里.这样来既检测了孩子平时是否认真练习,又能通过检测很快掌握本班孩子的计算能力,激发他们对计算的兴趣.只要这样长期、定时、定量坚持训练,既培养了孩子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孩子们的计算能力.

    六、设立专门的错题本

    在数学教学中,错题本的使用是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克服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改错应重在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在每周的检测中,将孩子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分类辨析,并记录在专门的错题本上.订正完后,过一段时间,又将这些错题做成题单让孩子们改错,并让他们指出错误的原因加以纠正.这样,孩子们在以后的练习中遇到同样类型的题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帮助他们克服了计算中的困扰,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计算能力.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而繁杂的教学过程,要想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要有耐心,有计划.在时间上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求密度,在形式、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虽然计算是单一、枯燥的,但计算能力是每个孩子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长期、认真、细致的计算会让孩子们拥有细致、严谨、踏实的良好习惯和良好的数感.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班的同学离计算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他们也会因为计算能力的提高而更加喜欢上数学这门严谨而又充满魅力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