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分别在哪个朝代作为选官制度?

1个回答

  • 察举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汉高祖开察举制度的先河,而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汉武帝则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它不同于先秦的世袭制和隋唐时的科举制,其主要特征是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东汉后期选拔官吏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制渐趋败坏.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其主要内容: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中正以家世、道德、才能为标准查访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这一方法在曹魏时对人才的提升和使用有重要作用,但西晋之后官员都从世家大族中选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到了隋朝,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和科举制实行,此制终被废除.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共同点

    继承性

    同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在汉察举制的继承与改进的基础上创设的,

    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

    选才依据

    才德都曾成为两者选拔人才的依据

    特点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不同点

    出现条件

    在西汉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荐举人才的制度.

    东汉末天下大乱,曹魏政权为更好地统治和平衡所辖区的各种力量而逐步形成的选官制度.

    荐举方式

    推举和考试相辅而行

    是否出身于世家大族(血统与姓族是否高贵)

    选才标准

    主要看重才德

    品第偏重门第高低(上品五寒门,下品无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