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明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即可了解具体的实验操作;
(2)纸带上点距均匀时,表示小车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可求出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即为最终小车获得的速度大小;
(3)根据图象特点,利用数学知识可正确得出结论;
(1)A.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需要采取平衡摩擦力的措施,实验中将木板左端适当垫高,故A错误
B.为保证每根橡皮条对小车做功一样多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保持一致,故B正确;
C.再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重复实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o、3Wo故C错误
D.实验中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故D正确.
故选BD
(2)要测量最大速度,应该选用点迹恒定的部分;
故应选“FK”段.
(3)橡皮筋做的功转化为小车动能,
由动能定理得:W=[1/2]mv2-0,
功W与速度v间的关系为W=[1/2]mv2,
W与成v2正比,W-v2图象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故ABD错误,
W与v是二次函数关系,因均为正值;故W-v图象是抛物线的一个分支,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考点点评: 明确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即可了解具体操作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注意数学知识的应用,本题是考查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等问题,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