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所有公式及推论及推论过程

2个回答

  • 物理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 基本概念

    1、 质点

    2、 参考系

    3、 坐标系

    4、 时刻和时间间隔

    5、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 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 平均速度: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 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 (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 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 基本关系式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二、 推论

    1、 vt/2=v=(v0+v)/2

    2、vx/2=

    3、△x=at2 { xm-xn=(m-n)at2 }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

    (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

    三、两种运动特例

    (1)、自由落体运动:v0=0 a=g v=gt h=1/2gt2 v2=2gh

    (2)、竖直上抛运动;v0=0 a=-g

    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

    1、寻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

    2、处理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

    五、理解伽俐略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一、 三种常见的力

    1、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弹力

    (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

    (2)、产生条件:

    (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3、摩擦力

    (1)、静摩擦力: ①、产生条件 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2)滑动摩擦力:①、产生条件 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3)、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

    二、力的合成

    1、定义;由分力求合力的过程.

    2、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图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②、计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 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三、力的分解

    1、 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 分解原则:按照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两分力的方向)

    3、 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①、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②、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判断)

    4、 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三、 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 牛顿第一定律

    1、 内容:(揭示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的情形)

    2、 两个概念:①、力

    ②、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表述)

    2、公式:F合=ma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

    ①、式中F是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②、矢量性 ③、瞬时性

    ④、独立性 ⑤、相对性

    三、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1、 内容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 ②瞬时对应 ③性质相同

    ④各自产生其作用效果

    3、 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

    四、 力学单位制

    1、 力学基本物理量:长度(l) 质量(m) 时间(t)

    力学基本单位: 米(m) 千克(kg) 秒(s)

    2、 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

    五、 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v0 v t x )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F合 或某个分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在Y轴和X轴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4)解方程时,所有物理量都应统一单位,一般统一为国际单位.

    4、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1)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

    (2)分析流程图

    六、 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推论

    1、 处理方法:解三角形法(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封闭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

    2、 若物体受三力平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平衡,用正交分解法

    七、 超重和失重

    1、 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2、 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失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