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如何正确认识低年级说话与写话的关系

1个回答

  • 万年六0小学 姚军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是这时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正确认识写话教学的实质时,我们首先要回到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无非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地掌握好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文字表达)以及积累和认识一些与语文有关的知识.但主要是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作为一些与语文相关的知识都是为了这两种的能力培养而必须要填充的一些必备素料.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会说会写就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会有超常人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在小学教育的低年级阶段认识与积累素料还是一个漫长之路的开始.我们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但是两种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时却很重要,而在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中说与写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低年级学生的心里特征和年龄特征决定的.

    首先,低年级孩子太小,学习要先易后难.

    而说话比写话容易,先教会说再去写,就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正是心中有话,手中才有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口语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多角度多层次多样式地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师对话.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说话情境中去,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与同学、老师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对于这种有声语言能更快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说通顺的话,说完话后,教师可以对他们语言上有不对的地方进行及时地纠正.这种说话的训练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教师无形中就给学生创造出了说话训练的环境与平台.这使学生能逐渐地学会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忽略了课堂这个说话训练的最好平台.

    其次,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先说话后写话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规律,没有谁说话语无伦次就能写出好语言来.

    人的口头表达有两种一种是有声语言,一种是无声语言.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为人的头脑控制,即产生于脑,发之于喉.而有声语言在于声音从口中发出让人听见,而无声语言从口中发出十分微弱,甚至是被压抑在喉部,深埋于心里,这又叫心声.每个人都有心声,但每个人的心声在发出声时,不一定是一样的.有的人发出的是精妙绝美的语言,有些人可能前言不搭后语.就是所说的含糊不清.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是以后写话的基础.会说了才会写.不管你是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只要是通顺的,生动的就一定会为以后的下笔做出个水到渠成.

    最后,每个孩子在入学前都有说话的基础.

    说话是孩子们与生俱有的本能,并从出生以后起就在生活中无数次听周围的人说话,他们耳熟能详,也就是说小学生们入学时已经有了很深厚的说话基础.孩子们虽然没有识多少字,但是有很多字他们都会说了.比如:最简单的就是爸爸妈妈两个字他们早就能说,可不会写.孩子们有很多简单的口语交流已经会了,一些基本的句子已在脑中成形.比如:当孩子的肚子饿了他就会说:我要吃饭.或是我肚子饿了.有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就接受了老师的口语训练,说话能力更强.我们教孩子们先说通顺完整的话,并告诉他们怎么样的语言是不完整的不通顺的,学生们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语言.多次训练他们说话,他们的口头语言会越来越正确.这样就会为他们以后的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现实中有这么一个现象,一个小孩子的写话能力的好坏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一个孩子的周围的人的语言素质影响这个孩子的语言发展.不难想象,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或者说话很多可是没有一句话是完整的通顺的.特别是一个孩子父母的语言素质对孩子的说话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重写轻说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是教师不知说话与写话的重要联系,以为考试是笔试的重要体现,而说与读的培养往往被忽略了.由于对说话训练的重要性的缺失所以老师在教学写话时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把写话当成一种很残酷的训练.孩子们太小结果笨得出奇.方法太少教师教得火冒三丈,究其原因就是写话是要建立于汉字的基础上,如果跳过说话而直接进行写话的话.学生在写话中常常羁绊于某些汉字的记忆而约束和阻滞了语言的表达.

    可这又是说话训练的优势.因为说话时无须你害怕哪个字会不会写,大胆地说,说错了可以马上改口,不花手力,不浪费时间.学生很乐意,况又有几年生活氛围的熏陶,已经积淀了一些说话的基础,所以教师一点就来,一教就会.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写话是一座桥身,那么说话就是引桥.当我们恍然大悟发现说话就是写话的最好工具时,其实,说话无处不在.孩子们每天都在听周围的一切说话的声音.他们早对这种说话熟悉的不会再熟悉.由于太熟悉,似乎这种说话已不在耳边.这不是我们教者也会产生的幻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