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游褒禅山记的题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