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作文

1个回答

  • 我很自豪,因为我的家乡是一个群山环抱、青山碧水的地方,那儿不仅风景秀丽,点心也是很美味。棕子、清明粿、月饼、年糕……但我最忘不了的是乡下的三大“明星”——黄粿、糍粑和社粿。清香柔韧大黄粿乡下的早餐少不了黄粿。早上七点,勤劳的奶奶就开始动手做黄粿了。奶奶将事先浸泡好的粳米加上灌木碱水煮到八成熟(这个煮米的灌木碱水的来历可不一般,在山上砍下野灌木,再烧成灰炭,接着用沸水浸出碱水,最后才能用来浸泡粳米)。煮好米后,将粳米捞进一个木制的两头比中间稍小的木桶里,留下来的黄澄澄的米汤倒进脸盆里。这木桶叫饭甑,在高压锅还没“流行”的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用这个来做饭!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米香钻进了我的鼻子,香气直揪我的心。不知不觉,饭煮熟了。家里的大人把饭拿到门口,倒进了石臼,拿起木榔头轮流捶了起来,奶奶端出了刚才的黄米汤,他们每捶一下,奶奶便在饭团上洒点米汤,抹一下榔头。我看爸爸捶得挺轻松,榔头一起一落像蝴蝶上下飞舞,也想试一试。可是,我双手举起大榔头,仿佛有千斤重,用力往下捶,粿团便粘在了榔头上,只好换爸爸上阵。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粳米成了泥状。奶奶把它放在干净的木板上,分成小块,手上沾着米汤,趁热把它捏成圆球、长方块。猪仔粿最诱人,把粿团弄成圆球,用手指扎出三个小坑,胖嘟嘟的,很可爱。黄粿可以炸着吃,沾上乡下的辣椒酱或咸菜,一口咬进嘴里,先是一阵米香,接着透出乡下辣椒的刺激和咸菜的鲜香,黄粿经油炸后外焦里嫩,咬起来很有韧劲儿。黏黏糊糊软糍粑每逢过年过节,乡下人家总爱做糍粑。做糍粑用的糯米要浸泡一夜,然后把泡好的糯米蒸四十几分钟,再倒到石臼捣成糊,做糍粑时捣的时间比黄粿要多一些,因为糍粑的特点,就是黏嘛!捶好后的糍粑装在大盘子里,随吃随取。做的糍粑可以直接食用,吃咸的加一勺咸菜,吃进嘴里像棉花糖一样软,里面夹杂着一粒粒香喷喷的咸菜,真香;吃甜的可以油炸一下,油炸时锅里发出“嗞嗞”的声音,好诱人呀!出锅后两面金黄,拌上糖放进嘴里,“咔吱、咔吱”比电视里的饼干还美味。糍粑最美味的吃法是做汤,乡下人家,喜欢把自家研磨的小豆腐或绿豆煮成汤,待汤沸腾时把糍粑丢进去,煮上十来分钟,就成了糊,入口先是豆香,然后冲出一阵米香,黏黏糊糊的,真好吃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