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O的直径AB=4,C为圆周上一点,AC=2,过点C作⊙O的切线DC,P点为优弧 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

1个回答

  • (1)连接AC,如图所示:

    ∵AB=4,∴OA=OB=OC=

    AB=2。

    又∵AC=2,∴AC=OA=OC。∴△ACO为等边三角形。

    ∴∠AOC=∠ACO=∠OAC=60°,

    ∴∠APC=

    ∠AOC=30°。

    又DC与圆O相切于点C,∴OC⊥DC。∴∠DCO=90°。

    ∴∠ACD=∠DCO﹣∠ACO=90°﹣60°=30°。

    (2)连接PB,OP,

    ∵AB为直径,∠AOC=60°,∴∠COB=120°。

    当点P移动到弧CB的中点时,∠COP=∠POB=60°。

    ∴△COP和△BOP都为等边三角形。∴AC=CP=OA=OP。

    ∴四边形AOPC为菱形。

    (3)当点P与B重合时,△ABC与△APC重合,显然△ABC≌△APC。

    当点P继续运动到CP经过圆心时,△ABC≌△CPA,理由为:

    ∵CP与AB都为圆O的直径,∴∠CAP=∠ACB=90°。

    在Rt△ABC与Rt△CPA中,AB=CP,AC=AC

    ∴Rt△ABC≌Rt△CPA(HL)。

    综上所述,当点P与B重合时和点P运动到CP经过圆心时,△ABC≌△CPA。

    切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菱形的判定。

    【分析】(1)连接AC,由直径AB=4,得到半径OA=OC=2,又AC=2,得到AC=OC=OA,即△AOC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出三个内角都为60°,再由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所对圆周角的2倍,得到∠APC为30°,由CD为圆O的切线,得到OC垂直于CD,可得出∠OCD为直角,用∠OCD-∠OCA可得出∠ACD的度数。

    (2)由∠AOC为60°,AB为圆O的直径,得到∠BOC=120°,再由P为CB 的中点,得到两条弧相等,根据等弧对等角,可得出∠COP=∠BOP=60°,从而得到△COP与△BOP都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出OC=OB=PC=PB,即四边形OBPC为菱形。

    (3)点P有两个位置使△APC与△ABC全等,其一:P与B重合时,显然两三角形全等;第二:当CP为圆O的直径时,此时两三角形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