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个回答

  • 17.(1)遵循,遵从(2)得……的病 (3)就 (4)大概(每个解释1分,共4分。)

    18.心胃痛。(2分)

    19.(1)原来以行医为业,买卖药材。(3分,译出大意给1分,评分要点:故、业、货。)

    (2)又不去追究到底是虚症还是实症,这样的(医生)不妨害病人的性命(的情形)是不多的。(3分,译出大意给分,评分要点:求、几何、误。)

    20.没有弄清病因,胡乱用药。(2分)

    17.考查文言实词与虚词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要根据语言环境推测理解。

    18.首段开头便说“心胃痛”,结合上文及本段文字可知句中地“之”指的是一种病,即“心胃痛”。(2分)

    19.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须读懂原文大意,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译出大意给分,评分要点:求、几何、误。

    20.归纳段中主要信息即可。(2分)

    参考译文:心胃疼痛这个症状,在《黄帝内经》中条目很多,前辈名医们,总共把它归纳为九种病的症状,非常的详细。现在我借鉴并遵从古人们的那些著作,编成了虚实分明的口诀,可以说没有什么遗漏掉的内容。

    我记得邻村有个叫王维藩的医生,是我同宗的弟弟秀才王丹文的表叔,以前行医卖药的时候,邻居有个妇女胃痛请王维藩来治,王维藩用海上方里记载的失笑散,那妇女吃了以后就见效了。往后只要有心胃疼痛的人,王维藩都是用失笑散给他们治疗,有效无效的各占一半。王维藩素常吸洋烟,有一天感到自己胃痛,也自己拿出失笑散来吃,痛得更加厉害了,到半夜里胃痛得好像要裂开一样,痛得他敲打枕头床铺,天没亮就静静地死去了。

    我根据失笑散是驱淤血的药物来分析,王维藩的女邻居一定是因为淤血化不开引起的胃痛,所以吃了失笑散就见效。除了淤血以外,伤风感冒中暑、吃喝时造成的胃气凝聚,都能导致胃痛,如果全部胃痛的都用失笑散来治疗,而不探求胃痛的真正原因,怎么能不伤害别人的性命呢?

    王维藩用失笑散给人治胃痛不知导致了多少人死亡,所以他自己也死在失笑散这味药上,可以说是冥冥之中的报应了。从事医生这个行业的人,怎么能不多读各类医书,以探求病症的起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