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切物体在进行航天飞行时,它们的重量都不见了,这种现象称为“失重”.其实完全失重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在实际的航天飞行中,航天器除受引力作用外,不时还会受到一些非引力的外力作用.例如,在地球附近有残余大气的阻力,太阳光的压力,进入有大气的行星时也有大气对它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航天器在引力场中飞行时,受到的非引力的力一般都很小,产生的加速度也很小.这种非引力加速度通常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万分之一或更小.
为了与正常的重力对比,我们就把这种微加速度现象叫做“微重力”.其实,航天器即使只受到引力作用,它的内部实际上也存在微重力,这是因为航天器不是一个质点,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尺寸的物体.
失重现象看到或知道的人不少,但是微重力环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众所周知,在地球上,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生产过程、物理现象、化学变化、生命生理活动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重力的影响.如在地球上,重力给材料加工制造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如重的沉在下面,轻的浮在上面,使材料质地不匀,产生分层现象.又如,加温时,冷暖空气因为比重不同会产生对流,因而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晶体.
但在空间站,在航天飞机和人造卫星等航天器的微重力环境中,生产过程和生命活动都不受重力影响(或影响甚微),这样就能够生产出地球上无法生产的新材料、新产品,培育出地球上没有的新物种.例如,在微重力状态下,没有重的下沉、轻的上浮现
象和冷热空气的对流,因而可生产出质地均匀纯净的新材料、晶体和新药物;在微重力状态下,冶炼不需要容器,因而可避免高温冶炼给材料带来杂质和污染;在微重力状态下,液态重金属的表面张力很大,因而能够生产出非常标准的球体如滚珠等;微重力状态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培育出优良物种.
以上就是微重力的大体解释,希望你可以仔细阅读一下吧~
真空技术中将低于当地大气压的空间叫做真空,也就是负压空间,并把真空按真空度的不同分为粗真空、低真空、高真空、超高真空、极高真空.具体的压力范围各种说法划分不一.
粗真空,低于一个大气压,大于1000pa;低真空(1000~0.1pa),中真空(0.0.001pa),高真空(10的-3到10的-6pa),超高真空(10的-6到10的-11pa),极高真空(10的-11pa以下),
另一种工程上更普及的分法:粗真空:760~10托(1标准大气压=760托,1托=133Pa);低真空:10~10的-3托;高真空10的-3~10的-8托;超高真空10的-8~10的-12托,极高真空是10的-12托以下.
太空空间大多是超高和极高真空,表面物理、超导、高能物理也是在这一范围.真空镀膜和半导体产业等用的大多是高真空环境.
高真空的具体解释我也是一知半解,所以答案不尽详细,希望可以谅解~(≥▽≤)/~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