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滑轮组在使用中,动滑轮被几根绳子承担,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几倍,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关键是找准有用功和总功;
(2)测力计不是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挂钩等处的摩擦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3)利用同一个滑轮组,物体的重不变,改变提升的高度,计算出机械效率加以比较;
(4)通过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的分析,得出结果.
(1)由实验1可知:s=5h,所以实验2中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5×8cm=40cm
实验1的机械效率:η1=
W有
W总=
Gh1
F1s1=
2×5
0.6×25=66.7%
实验2的机械效率:η2=
W′有
W′总=
Gh2
F2s2=
4×8
1.1×40=72.7%
(2)测力计不是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挂钩与弹簧测力计面板摩擦,测得的拉力偏小;
(3)机械效率的大小可能跟重物提升的高度有关,应保证滑轮组,物体的重不变,改变物体提升的高度,因此可以:利用同一个滑轮组,在下面挂同一个物体,提升不同的高度,测出有关的量计算出机械效率加以比较;
(4)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时,增加钩码的重,机械效率会变大,3N在2N、4N之间,因此机械效率也在66.7%-72.7%之间.
故答案:(1)40;66.7%;72.7%;
(2)偏小;
(3)利用同一个滑轮组,在下面挂同一个物体,提升不同的高度,测出有关的量计算出机械效率加以比较;
(4)66.7%-72.7%.
点评:
本题考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考点点评: 使用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不变,增加钩码的重,增大了有用功,则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增大,也就是机械效率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