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铬
镀铬属于发展较晚的工艺,虽然早在1854年就有人从三价格槽液中镀得金属铬,1856年又发明从三价格槽液中镀铬的工艺
,但是直到本世纪20年代,镀铬工艺才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
镀铬工艺传到我国比较晚,有关镀铬知识的介绍和应用的记载大都是在30年代初期.我国对金属铬元素的介绍和命名直到
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行.
我国古代字典中虽然收有“铬”这一单字,但并不具有金属铬的含义.古代字典中“合”的含义有二:A剔发;B古代兵器
名(相似于钩).用“铬”字代表元素Cr,是利用现成汉字,而给予新的含义.
1865年出版的《格物入门》里已经收有化学元素r符号,但没有汉语译名,也没有写出英文名.以后我过学者在翻译外国化
学书籍时,曾试图用下列各种汉字代表Cr.
1870年广州的何了然在《化学初阶》中定名为鏴,1873年北京同文馆的《化学指南》中定名为隶,1910年广州的《广东劝
业报》上定名为“格罗谟.”
1972年,我过的化学先驱者徐寿在编译的《化学鉴原》中定名为“铬”这一规定在当时的科技界所接受.但是用鏴表示
Cr元素,在我国华南地区也应用过一段时间.直到本世纪初,广州出版的各种报刊中仍然用鏴字,如广州《实业报》第九
期(1810年)就有《鏴养制法》一文,所谓鏴氧就是氧化铬.在第十期还发表《电气镀鏴法》一文(1908年)所谓镀鏴就
是镀铬.
在现代汉语中,铬字的古义已经消失.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铬专门用于表示金属元素Cr,注音为ge.
而在古汉语中铬字有两个读音:luo和ge.从徐寿的化学元素命名原则和现代字典的规定,铬应当读ge(音同格).有趣的
是在电镀行业中大部分人都将镀铬读为读luo(音同落)
早期镀铬文献
由于镀铬属于晚期的工艺,在我国早期电镀书籍《电气镀金》,《镀金》等书中,不见有镀铬的介绍.在19世纪后期出版
的“西学”书籍中也不见有镀铬的记载.
我国最早介绍镀铬的文献是广州出版的《实业报》.该报第十期上有《电气镀铬法》一文,发表与光绪34年5月12日(
1908年6月10日).由于镀铬在国外尚处于试验阶段,因此我国在1908年前还不可能有镀铬的应用.
当20年代镀铬在国外普遍应用后,进口产品不少采用镀铬,我国才知道这一新工艺.当时从广州,上海进口的洋货,如钟
表,水箱,灯罩,“多见有镀铬者”.尤其是进口的电筒,包括简体和反光罩,“亦用镀铬代镀镍,”“镀铬表面坚滑鲜
明,现银光色亮,较胜于镀镍,”直接对我国电筒业产生威胁.为了与外货抗衡,国货不得不迎头赶上,迫使我过电镀界
开发这项新工艺.(括弧内文字为当时报刊语句)
30年代时,镀铬在我国电镀业中已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关于镀铬的理论知识则很贫乏,只有极少数文章涉及镀铬
早期应用镀铬的城市
1931年,英商在天津开办的华北电镀公司,在电镀工种中已包括镀铬,这是我国最早应用镀铬的记录.上海应用镀铬也开
始与30年代初期,据上海电镀前辈的会议,上海诚錩电镀厂在1931年已应用镀铬.其中如中南电镀厂,外商的通用电镀厂
,罗时电镀厂等,也属于应用最早的电镀厂.这些厂镀铬设备多来自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