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古文阅读

1个回答

  •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注释 ]【逐走】竞跑,赛跑.逐,追赶.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足】够. 【北】向北.

    【大泽】大湖. 【至】到达.

    【道】中途,半路. 【弃】遗弃.

    【邓林】桃林. 【夸父追日(成语)】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①,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③,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④.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⑥?”虎以为然⑦,故遂与之行⑧.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⑨,以为畏狐也.——《战国策》

    [ 注释 ] ①求——搜求,寻找. ②无敢——不敢. ③长(zhǎng)——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 ④逆——违反.命——命令,意志. ⑤不信——不老实,说假话. ⑥走——跑,逃走. ⑦然——对的. ⑧遂——于是,就. ⑨畏——害怕. [ 译文 ]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 寓意 ] 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坠--落.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但都是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fán: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①/出淤泥而不②,濯③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直:挺立),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①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②染:沾染(污秽).

    ③濯(zhuó):洗涤.

    ④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⑤妖:美丽而不庄重.

    ⑥通:贯通;通透.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远: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亵(xiè)玩:轻漫地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隐逸(yi):隐居.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鲜(xiǎn):少.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当然人很多了.宜乎: 应该.宜:应当. 众:众多.

    zhèng rén mǎi lǚ

    郑 人 买 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首先)自度(度duó:量长短)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假字:同“座”;座位).至之市,而忘操(操:拿,携带)之.已得(拿到)履,乃曰:“吾忘持度(度dù:量好的尺码).”反(同“返”;返回)归取之.及反,市罢(罢:散,结束,停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自信:相信自己)也.”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急忙,立即,匆忙)契(qì用刀雕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

    两小儿辩日

    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wèi)/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wèi)/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wéi)汝(rǔ)多知乎! ”

    辩日启示

    1.宇宙无限,知识无限,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4.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5.多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

    6.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