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分析一篇散文的论文.任意选一篇散文,分析这篇散文,写一篇论文.

1个回答

  • 散文分析方法及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概括段落大意: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态度——深深的思念.)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时母亲能找到我)//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有时母亲不能找到我)——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在世时“我”对母亲的态度——倔强,及现在的悔恨.)

    【概括段意的方法】

    1、划出表达作者观点、情感的句子.(多为议论性语句.不应是描写性语句.)

    2、如果表达观点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达过于含蓄,将其改写为正面表达观点的肯定句.

    3、分层,概括层意.再将层意连缀成段意.

    特别提示——总结段意时应考虑与文章主题的联系.

    二、思考段间关系:

    例1: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开启下文)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态度——深深的思念.)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承上)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

    (母亲在世时“我”对母亲的态度——倔强.)(前后两种态度对比)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例2:

    【段间关系种类】

    ①并列、②对比、③层进、

    ④为下文做铺垫、⑤为上文做例证、⑥承上启下、⑦前后呼应

    ⑧总起下文、⑨总结上文

    【段间关系的作用】

    三、 思考句间关系 不是……而是……

    1、复句关系:

    ① 并列关系

    ② 顺承关系:于是、就、首先……然后……

    ③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④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尚且……何况……、别说……连……

    ⑤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然而……、……只是……、不过……

    ⑥ 假设关系:如果……就……、 即使……也……、再……也……

    ⑦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⑧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那么……

    ⑨ 目的关系:……以便……、 ……免得……

    ⑩ 取舍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2、所有段间关系都是用于句间关系.

    四、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景物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了……的气氛.

    2、衬托 / 反衬 出作者……的心情 / 感情.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高二讲)

    【抒情方式及作用】

    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

    作用: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

    借景抒情——巧妙地利用景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蓄而深沉 / 隽永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二)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象征、倒装、铺垫、过渡、照应、欲扬先抑、人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 对比的作用:可以把不同的人物、生活现象、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

    2、 衬托:

    ①正衬:用相同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同之处).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例:《我的空中楼阁》写小屋周围的树美,是为了突出小屋更美.

    ②反衬:用相反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反之处).

    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3、象征: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时母亲能找到我)//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有时母亲不能找到我)——但这(指代前面两层的内容)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