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

  • 《马说》的结构,也十分精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的.然而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便从反面展开起议论来了.第一段写千里马的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接下去便自然而然地写到了千里马的遭遇,最后,作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其中有讽刺,有设问,有慨叹,抑扬反复,淋漓尽致.无怪乎自《马说》出,伯乐识马,便成为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一句成语了.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